帮扶工作队与农技团队在昔日的撂荒地里了解新种蔬菜的生长情况。广宁县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特约记者 凌杰
走进广宁县洲仔镇仓丰村,寒冬田间地头上依然可见繁忙的景象。望着长势喜人的时令蔬菜,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在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带领下,半年前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据介绍,70多亩地种植的萝卜,除去种植和人工等成本,预计会给村集体增加10万元的收入。这是省生态环境厅在半年的时间里对口广宁县洲仔镇帮镇扶村工作实现的良好开局。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要选派最适合的驻点干部!”2021年6月,接到省委省政府驻点帮镇扶村任务后,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厅范围内开展驻点干部选拔工作,通过公开报名,面谈了解等多个环节,选取了3名同志作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队员选拔过程中还与组团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次沟通,就是为了确保双方派出的队员能够更好地优势互补。
进驻伊始,如何让驻镇帮扶工作队更好融入当地,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成为省生态环境厅在帮镇扶村工作启动之际最关心的问题。
半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帮扶工作队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工作,推动出台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职责、工作纪律、日常管理、经费使用等制度文件,积极谋划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制定三年民生项目清单。为了让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更快地转换角色、投入工作,工作队还请来了前两年省厅对口扶贫的资深“老队员”,面对面地传授帮扶经验。“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给我们很大帮助,让我们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深有感触地说。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对口洲仔镇驻镇帮扶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推进洲仔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评审等规定程序。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完成2021年省级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的报备工作,申请到415.2万元用于洲仔镇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筹措10.8万元修缮小学宿舍和文化宣传栏。走访原建档立卡379户911人,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7户15人,采取就业奖补、医疗救助和教育补助金等方式进行帮扶。
绿了荒地 富了村民
由于近年来劳动力流失,仓丰村土地长期撂荒。驻镇帮扶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发展集体经济,工作队围绕“复垦荒地”和“服务配套”两个关键词,首先做起文章。仓丰村的撂荒地以前是一片水淹地,农耕机器无法进入。得知这一情况,工作队发动爱心企业,捐赠3万余元修建了机耕路,畅通了复耕复垦之路。同时,筹措资金4万余元,在田间地头建设了冷冻库,解决了蔬菜的保鲜问题。
随后,驻镇帮扶工作队联系有关农业公司、村合作社、科技团队,组织当地农户种植了50多亩荷兰豆、芥菜、菜心以及70亩萝卜。芥菜和菜心已获得丰收,70亩萝卜正等待收成卖个好价钱。
“在搞好产业的同时,工作队还切实为农产品谋出路,想销路。”洲仔镇仓丰村工作人员介绍说,驻镇帮扶工作队积极联系肇庆大旺高新区的蔬菜配送企业,把洲仔镇种植的农产品带出去,实现了产销“一条龙”。
仓丰村只是洲仔镇撂荒地治理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驻镇帮扶工作队还为金场村引入两个企业盘活了该村100多亩撂荒地,并计划在30亩撂荒地上养殖稻虾;盘活了条水村70多亩地进行农产品种植……此外,驻镇帮扶工作队发动企业和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捐赠105万元,作为洲仔镇7个村农业抱团发展的启动基金,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在帮扶的半年时间里,工作队看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钱袋子”逐渐鼓起来,村民们对村里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