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滿測試管:
注意:不要直接從曲軸箱中抽熱油到測試管。
放一些油在油杯中,當油溫大約是27℃時,插入儀器油嘴(最好的測試結果在27℃時達到)。慢慢抽動活塞,如果氣泡在測試管中出現,將其推出,確保整個管中沒有氣泡。(如圖1)
2、將儀器置于木盒中
將儀器倒轉過來,使測試管中的球下落至“0”位(如圖2),隨后水平放置于木盒中(如圖3、4),蓋好蓋子,鎖住,使儀器兩邊管中油達到等溫。
3、測取讀數
將木盒置于水平位置,確保兩個“球”同處“0”位。傾斜儀器 30~45 度角,吸嘴端朝下,使兩球共同朝標刻底線勻速下滑。(最好用已知粘度的油作實驗以確定最佳傾角,增加經驗)。
當最初的第一個球接近38.6(或76.5)刻度底線時,慢慢使儀器置水平,使第一個球正好停在這條底線上,此時,另一球所對位置的刻度值,即是被測試油在40℃時的粘度值(厘沱)。
經過幾次測試后,任何一個操作者都可將粘度讀數精確到95%或更好,技能更好則精度更高。
4、如何確定油處于等溫狀態
慢慢抬起粘度計的活塞桿端至30~45度,測取2-3個讀數,如果讀數重復,油處于等溫。如果讀數不重復允許再等幾分鐘測試,直到讀數基本相同。讀數值顯示被測油40℃時的粘度。
5、熱油:
不要浸沒粘度計在熱油或熱水中來平衡溫度。不要加熱粘度計到40℃以上。
6、清潔
粘度計有自清潔功能。當活塞擠出油時,內腔已自動清潔。少許油留存于吸嘴處,下次測試時,將自動清潔。如不使用粘度計一段時間,殘存物可能堵粘鋼球、管壁,要去掉它,應吸入一些輕或煤油來溶解殘物。不要使用汽油或揮發油。
7、黑色油
測試管中黑顏色的油使球很難看到。要克服這個問題,在完成上面讀數測量程序后,可采取如下辦法(如圖所示):
背對窗戶,讓陽光全面照亮刻度,參考油管內轉90度,整體刻度面朝下,此時,刻度上與球相應位置表粘度值。
8、本粘度計用來測試新或舊油,并非淤油。
每當球在油中不能看見,說明油已嚴重污染,需馬上更換。
9、粘度因子(VI)
參考管中油的粘度因子是 95VI,當測試油 VI 接近95VI,最好結果能達到。如果兩者相差尚遠,溫暖粘度計到40℃,隨后測量。
10、加熱粘度計
參考管和抽入油的溫度在測取讀數前必須相同,某些油可能要求加熱儀器到40℃以得到準確結果。放粘度計在木盒中和溫度計一起,置于燈下,當溫度達到40℃時,測試油粘度。粘度計不要加熱到40℃以上,否則會失去標定。
參考油密封之中帶有小泡,允許膨脹。但過熱會損壞參管中的密封。直接吸入的熱油必須事先冷卻。粘度計是在27℃時標定的。
11、通過已知粘度的油來實踐,增加測試能力,這樣,標準的測試程序和30~45度的角度確定會很好建立起來。
當測量比參考管中油更輕的油粘度時,停止更快一點的鋼球在38.6或76.5底線,則較重油中的鋼球將會標定你的粘度位置。